第(3/3)页 大嫂的父亲陈启明与她的父亲萧文博乃是挚友,在先皇当政之时,二人曾同朝为官。 楚凌轩登基后,陈启明因与楚凌轩政见不合,便告老还乡,不再参与政事。甚至也不许儿子入仕为官,但对孙子却是悉心栽培。 萧锦璃曾推测他是对楚凌轩不抱希望,想等到新帝继位之后,再让孙子入仕。 那时的她,觉得陈启明是个老顽固,只因看楚凌轩不顺眼便故意找茬。 如今看来,满朝文武当数他的眼光最为毒辣。 萧锦璃接过钥匙,满怀感激地看向大嫂,微微欠身,真诚道谢:“小玲替萧皇后,谢过大嫂的这份恩情,萧家若能得救,大嫂当记头功。” 接着,她目光中带着恳切,继续说道:“大嫂,小玲有个不情之请。萧家之事,我想去找令尊商议,寻求陈家的帮助。不知大嫂能否为我写一封信证身?” 大嫂微微颔首,神色郑重道:“我父亲为人正直,与公公向来志趣相投,他们二人是多年挚友。你去寻我父亲相助,确是明智之举。” 说罢,她拿起萧锦璃刚带来的信纸,翻到背面没写过字的地方,又找来一根木炭,稳稳地持着木炭,专注地书写起来。 信写完后,她动作轻柔地将信纸折好,就着原来的三个信封装好,递给萧锦璃。 “这封是给我弟弟的,他见了信自会信你,带你去开启金库。” 接着,她又递来另外两封信。 “这封是给我父亲的,这封是给我母亲的。我父亲性子执拗不好说话,你先去找我母亲,只要说服我母亲,她自会为你转交。” 萧锦璃接过信封,郑重地点点头,真诚道:“知道了,谢谢大嫂。有大嫂这番相助,萧家之事定能多几分胜算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