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榕树下在开会的时候。 徽州。 新安江老大桥下,曹胜正在钓鱼。 男人到了中年,往往就会养成钓鱼的习惯。 重生前,他就养成了这个习惯。 在家里码字宅久了,就想出去晒晒太阳、呼吸呼吸户外的新鲜空气,钓鱼就成了一个很好的选择。 一根鱼竿、两副鱼线、一瓶酒米、一盒蚯蚓,在河边一坐就是大半天,回去的时候,还能带上一些鱼获,做一顿新鲜鱼,配上点小酒。 那滋味,绝对是难得的享受。 而他现在的院子就买在新安江畔,推开院门,过了马路就是新安江,住在这样的地方,他真的很难忍住不来江边甩上两杆。 正好他上午没有码字的习惯,今天一早就来了这大桥底下。 前面是缓缓流淌的江水,旁边是古色古香的石板桥,身后是长长一排沿着堤岸的垂杨柳,四五米长的条条柳枝随风微微摆动。 坐在这样的树荫下钓鱼的感觉,让人不舍得离去。 今天的鱼口也不错,总有鱼吃饵。 就是钓上来的鱼儿小了点。 几乎全是手指大小的小鱼,偶尔才能钓上一两尾掌心大的小鲫鱼。 但曹胜还是钓得很开心。 他不嫌鱼小,小鱼回头烧个小杂鱼锅仔,滋味也是很好的。 8月中旬的气温,随着日头升高,渐渐攀升。 于是,他渐渐将鱼钩扔在大桥下面的阴凉处。 仍然有鱼吃饵。 而且,鱼体也比之前稍微大了些,偶尔能钓上来一条巴掌大的鲫鱼。 直到上午11点多,鱼情变差了,他才收拾东西,打道回府。 步行三五分钟,就到了自己房子。 进了院子,放下渔具,他开始料理今天的鱼获。 去鳞去腮、掏心掏肺。 油煎、喷上料酒、陈醋、老抽、生抽,加水、水辣椒、鸡精、味精、白糖调味…… 再加上一块嫩豆腐一起炖,咕噜咕噜地炖上一会,香气就很浓郁了。 农村长大的孩子,没几个不会做饭的。 重生前,他长期一个人住,既不喜欢出去吃,也不喜欢吃外卖,就习惯自己买菜做饭。 所以,做饭的手艺还行。 毕竟,那时候互联网上什么菜谱几乎都能找到,对他这种本身就会做饭的人来说,照着菜谱学点家常菜,很简单。 杂鱼锅仔还在咕噜噜地炖着,他又炒了一份小青菜,烧了一大碗蘑菇肉圆汤。 米饭也早就电饭锅里煮着了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