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有人拿来几只红富士苹果。 这年头的红富士苹果,很有名,特别是在农村,被很多村民当成很昂贵的水果。 拿水果来的时候,说:“这是我女儿昨天回来,带回来的,阿胜,我知道你家有钱,但我估计你爸妈肯定舍不得买这么贵的水果,所以就拿几个过来给你尝尝,你可别嫌弃啊!” 有人拿来半竹篮河蚌,进门就说:“阿胜!这好东西,你平时在外面,有钱也吃不到吧?我家鱼塘最近抽干了,你回来晚了,鱼都卖出去了,这是我刚刚特意去鱼塘边挖到的,让你妈加点咸菜烧了,给你尝尝,我记得你小时候很喜欢吃这个,对吧?很多年没吃过了吧?” 别说,曹胜还真有很久没吃过这玩意了。 但他小时候,并没有多喜欢吃这东西。 只是因为那时候家里穷,平时吃不到什么荤腥,所以,夏天的时候,喜欢下河摸一些河蚌回来打牙祭,冬天村里很多鱼塘都会抽干了、抓鱼,鱼塘里的水抽干后,岸边就很容易挖到河蚌,所以,冬天他也喜欢搞这东西回家改善伙食。 但并没有多喜欢吃,只是吃不到荤腥的时候,无奈选择。 不过,有亲戚这么热心,他自然不会说自己并不爱吃这个,当场还得表现出惊喜的模样,连连道谢。 这天下午,他家里就没断过人。 一整个下午,他家堂屋里都很热闹,差不多挤满了亲戚和邻居,还有几个儿时的玩伴。 这些人大部分都没什么文化,没什么别打扰别人的意识。 他们这样在曹胜家一待就是整个下午的行为,如果放在一些城里人眼里,就是很不自觉。 但曹胜知道这在农村是正常现象。 在农村,人缘好的,几乎都是“不自觉”的人。 这些人,可能逢人就打招呼。 路上随便见到个熟人,可能就拦着对方一聊就是一两个小时。 聊天的时候,也不太考虑对方的心理感受。 比如:遇到一个刚离婚的,他们就会因为好奇,一再追问对方离婚原因。 遇到放假回家的学生,不管对方平时成绩如何,非要追问对方期末考试考了多少分。 遇到家里有人去世的,他们还喜欢追问死因。 这种只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,不管对方死活的习惯,随着时代发展,会让很多年轻人在走出农村后,再也不想回来。 特别是那些工资不高、没有结婚的,每次回村,最怕的就是面对这些村民的追问。 原时空,曹胜渐渐的,也有些怕回村里。 因为总有人喜欢追问他每个月挣多少钱?为什么还不结婚? 而现在? 他倒是挺喜欢和村民们闲聊的。 一来,是村民们现在跟他说话的态度,和原时空不同了。 没人再问他不爱听的问题,每个人跟他搭话,脸上都陪着笑容,哪怕是村里的长辈跟他说话,脸上也会堆满笑容。 二来,是他在与这些人的聊天中,能听到不少写作素材。 很有意思的! 有人说:“阿胜!村东头的小彬以前是你同学吧?你还记得他吗?” 曹胜含笑点头,“嗯,记得!以前我们小学同班,怎么了?” 另一个人抢话:“呵呵,小彬啊!他现在可牛逼了,说出来你肯定不信,他跟人家姑娘相亲,结果跟姑娘他妈私奔了,这事你敢信吗?” 曹胜听得惊奇,“真的假的?不会吧?” 原时空,他还真没听说过这事。 不过也正常,那时候,他大学刚毕业,在外面上班,一年最多也就回来一次,每次回来还待不了几天,也不怎么去别人家串门,所以没听过这事。 有人说:“那竹园村老木匠家的儿子,你晓得不?他儿子叫小宝吧?我记得你俩也是同学,对不对?” 曹胜摇头,“小宝啊?他不是!他比我高一届,不过以前也经常跟我一起玩,他怎么了?” “他啊!这小子现在不是个东西了,这些年在外面瞎混,前段时间,他跟他爸吵嘴,结果从外面喊了十几个小痞子,把他爸揍了一顿,他爸现在见到人,都低着头,没脸见人了!” …… 等等。 这些家长里短,以前的曹胜是没兴趣听的。 但现在他听得津津有味,都当作将来也许可以用到的写作素材,记在心里。 一下午的时间,曹胜听了不少奇闻。 浑然不知,外界有关他的新闻,已经传得满天飞,香江、内地、湾湾,到处都在报道他最近两个剧本,赚了一亿多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