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什么?曹胜这个月只交了一集稿件?你确定吗?” 湾湾。 信昌总部,当蓝天护接到常青树的电话汇报,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,也很惊讶。 在他印象中,曹胜的产量很高,每个月最少会交稿两三集,以前就算是过年期间,也能交稿两集甚至三集。 怎么今年过年产量就少了这么多? 常青树:“是的,他这个月确实只交了一集稿件,我已经发给总部的收稿编辑了。” 蓝天护:“……” 常青树犹豫了一下,还是选择说出自己的猜测,“老板!我怀疑他最近赚得太多了,钱恐怕已经赚够了,再加上他这两年产量那么高,每本书还都那么有新意,我现在有点怀疑、怀疑他可能已经江郎才尽了,或者……可能是因为钱赚够了,已经丧失了写稿的动力,和创作的激情。” 蓝天护:“……” 蓝天护没有立即接话,因为他觉得常青树说的很有道理。 功成名就的作家,特别是那些赚够了的作家,普遍都会丧失创作的激情,他经营出版社这么多年,早就见得多了。 比如:金庸。 1972年,时年48岁的金庸,年龄不算大,但他写完《鹿鼎记》之后,就宣布了封笔。 是因为江郎才尽吗? 《鹿鼎记》的质量,有目共睹,一点都不差。 可以说,他封笔的时候,正是创作的巅峰期。 可他偏偏选择在这个时候封笔,原因何在? 很多人觉得是因为他赚够了,这辈子都不缺钱花了,余生只想好好享受生活。 和金庸相反的是古龙。 古龙一直写到死,都没有封笔。 原因何在? 有人说是因为古龙不善理财,赚了就喜欢喝酒、玩女人,所以一直没存下多少钱,也是因此,他需要一直写。 当然,这都是只是一家之言。 但蓝天护觉得有点道理。 也是因此,他能完全理解常青树的判断,曹胜确实有可能因为赚够了,丧失了创作的激情。 “我知道了,就这样吧!再见!” 心情变得不好的蓝天护简短说了一句,就挂断通话。 随后就坐在办公桌后面,眉头紧锁,久久都没有动一下。 他做梦都没想到年纪轻轻的曹胜,竟然会这么快就要迎来职业生涯的尾声。 主要是他怎么也没料到曹胜能这么快就赚那么多钱。 写倒是没赚太多,但写剧本却赚得比抢钱还快。 去年年底很多媒体报道曹胜两个剧本赚了一亿多,他当时看到新闻就惊讶不已。 当时就想过曹胜以后,恐怕会没那么用心写了,可能会改行职业编剧。 却不料曹胜这么快就将写稿量减半了。 默然枯坐良久,他才拿起办公桌上的座机电话,拨通公司内部一个号码,“唔,我听说曹胜这个月的稿件发过来了是吧?麻烦你赶紧把稿件转发到我邮箱,我想看看。” 吩咐完,他挂断电话,就操作电脑,登录邮箱,很快就看见曹胜这个月的一集稿件。 蓝天护打开文档,眯着眼睛一点点看这集稿件内容。 他怀疑这集稿件的质量有大幅下降。 严重怀疑曹胜减半的不仅是产量,还有质量。 如果质量也减半了,那才是最坏的消息。 他也需要调整公司的力捧对象,恐怕要考虑力捧别的作家了。 《洪荒演义》这本书,他一直有追读。 所以最新这集稿件的内容,他能无障碍地阅读下去。 但…… 看着看着,他表情就变得很意外。 因为他渐渐发现这集稿子的质量,好像没有下降,一点都没有下降? 他有点不敢相信。 不知不觉中,竟然渐渐忘了审核这集稿件的质量,心神都沉浸到剧情中,看得心潮起伏,因为这一集的剧情比前几集的剧情,竟然更精彩。 剧情渐入佳境了。 等他看完整集稿件,他才回过神来。 表情有点惊喜。 也有点疑惑。 这集稿件的质量一点都没下降,说明曹胜水平没有下降,那为什么产量减半了?仅仅是因为懒吗? 蓝天护有点想笑。 但更多的是无奈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