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第一章,男主角被一个神秘的修真聊天群拉入群中,聊天群这个设定,惊到了他。 第二章,男主角默默窥屏这个聊天群里的成员们聊天,在心里给这些聊修真问题的群成员们,贴上了“神经病”的标签,以为这个群里的成员都是神经病,男主角想着什么时候劝劝这些群成员,希望这些人别沉浸在幻想中了。 这两章内容,写得其实挺平淡的。 完全是站在男主角的视角,来观察群里成员们的聊天内容。 没什么让人热血沸腾的内容。 但却把胡一虎完全吸引住了。 聊天群这个东西,是他闻所未闻的,很新奇,心里挺希望qq真能推出这个功能。 另外,身份是普遍大学生的男主角,误入这么一个修真聊天群,也勾起了胡一虎对这本书后续剧情的期待。 这样的开篇,让他很有代入感。 因为他现在就是一个大学生,身份和这本书里的男主角一模一样。 很快,他就看完了两章正文内容。 看完后,轻声嘀咕:“不愧是中原一点灰,已经被人写烂了修真文,你竟然还能写出这样的新意,牛逼!” 虽然觉得中原一点灰很牛逼,但他还是没打算花钱看这本书。 …… 这个上午,类似胡一虎的读者,其实并不是。 只是相比曹胜庞大的书迷群体,这些人所占的比例太小了。 毕竟,这本书现在还没登上起点任何一个推荐位,起点官方也还没有对这本书做任何宣传。 宝剑峰准备等这本书的封面制作好了,再公开宣传这本新作。 因此,绝大部分读者还浑然不知曹胜又发表新书了。 直到有人发现这本新书后,来到《国术演义》的书评区提起这本新书。 这个读者名叫:御剑下地狱。 他在《国术演义》发了这样一个帖子。 “阿灰竟然又发新书了,书名《修真聊天群》!” 这是帖子标题。 帖子内容是:“刚刚心血来潮点开阿灰的名字,想计算一下他出道这几年一共写了多少字,没想到竟意外发现他今天又发表了一本新书,书名《修真聊天群》,内容很新奇,不愧是阿灰出品、必属精品,感兴趣的朋友们,可以去瞅瞅!” 这个帖子很快就吸引了一堆读者。 跟帖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。 “扯淡吧?这本书还不到100万字,剧情才展开没多少吧?这就又发新书了?” “卧槽!还真发新书了?” “日!这本书还没看够呢!怎么跑去写新书了?搞什么呀?” “《修真聊天群》好像也很美味啊!开头很有意思呢!怎么办怎么办?阿灰能同时写两本书吗?” “咦?阿灰这两天不是在和那个钱真玉约会吗?还有时间弄出一本新书?牛逼啊!” “一边炒作绯闻,一边发表新书?这是想用新书掩盖绯闻的热度吗?” “《修真聊天群》?这个书名怎么这么奇怪呢?” …… 跟帖的风向,随着时间流逝,随着越来越多的读者试阅了《修真聊天群》的前两章回来,这个帖子里的跟帖风向就渐渐变了。 如:“《修真聊天群》创意绝了!不愧是中原一点灰啊!修真题材竟然还能写出这样的新意,聊天群这个设定真绝了!我严重怀疑qq要抄这个创意。” “新书这是现代修真文?娓娓道来的写法,很有意思啊!” “我忽然希望阿灰能将更多时间用来写《修真聊天群》了!” “《修真聊天群》和《国术演义》好像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文风啊!《国术演义》风格简洁明快,杀伐果断,但《修真聊天群》这本新书好像节奏特别慢啊!” “新书不错!真不错!” …… 消息在一点点扩散。 渐渐传到一些作者耳中。 其中,有一些读者本身就是曹胜的书迷,是亲眼在《国术演义》的书评区看见曹胜又开新书的消息,然后移步去看了《修真聊天群》的前两章。 比如:断刃。 他入行写作不久,没写书之前,他看谁的作品都能挑出一堆毛病出来,总觉得这个作者实力不行,那个作者文笔稀烂。 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:我上我也行。 然后,前些日子他正式入行,尝试写网文。 再然后,就不断发现自己欠缺的地方还有很多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