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回程前,两人又去了趟县衙,见了姚县令,说了一会话后,出来了。 “星辰,你相信姚县令吗?”沈彻问。 宋星辰,“我相信你。” --- 十日后,土豆卖完了,野菜也卖不动了。 除了野生菌,宋星辰没再收王桂花他们的野菜了。 一文钱一大把的野菜,都没什么人要,还不如自己留着吃或是晒干储存。 赶着来买土豆的人,跑了个空,期盼着土豆能快速供货,每日都有好几拨人来催。 与此同时,而宋星辰家的玉米也晒好了,相较于刨出土就能卖的土豆,玉米端上桌要繁琐些。 没吃过的人,买回去不会做,还会影响她的口碑。 如今的陈米卖到了十文一斤,糙米卖到了十五文一斤,白米和白面都快到二十一斤了。 水涨船高,镇上的早点铺子也纷纷涨价,原来两文钱一个的肉包子,现在已经卖到了五文钱一个,个头小还没什么肉。 而且因为价高,没什么人能吃得起,很多早点铺子都不得不关门歇业了。 思来想去,宋星辰决定,两步走。 先在铺子里做些成品,让百姓知晓玉米也不差米面的,顺便就能顺利将玉米卖出去了。 宋耀东左右手各拿一个玉米棒,对着使劲挤压,黄橙橙的玉米粒被一粒粒剥下来,‘哗啦啦’的响声,比那歌声还要动听。 从理正那借来石磨,老牛推磨,宋星辰忙着拿盆接,沈彻负责过筛,将碎渣子和大渣子分开,又用簸箕反复颠,将皮屑扬出去。 大渣子用来煮粥,小渣子再磨细成粉,可用来贴饼子、做窝窝头、煮粥··· 而扬出来的皮屑收集起来就是糠,用来喂鸡最合适不过。 第一波大渣子,宋星辰舀了一瓢放进盆里,浸泡起来,“今晚我给大家做个玉米渣子粥,再贴些玉米饼。” 老太太笑呵呵道,“这玉米真板实,我和老头子的牙口能吃得动吗?” “放心,就算您和外爷八十岁了,一口牙都没了,也能吃得动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