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她的那些小伙伴们前几日都从安州淮州那边赶了过来,而蓝清河和崔永安来这边两日了,就连莫寻烟和蓝夫人都接了过来。 他们凑在一起吃饭,极为热闹。 陈十一问着崔永安。 “上次让你准备好的礼是什么?我都还没注意看。” 桌上的人都好笑地看着崔永安。 崔永安神色迥异,声音有些大。 “就你一直惦记着我的礼,你就放心吧,我存了一年的饷银,就为了给你送礼,保证亏待不了你。” 莫寻烟瞪了他一眼。 “你那么大声做什么?是不是心虚了?” 崔永安讪讪地缩了缩脖子,不敢说话。 陈十一眼眸微动。 崔永安一副不管别人死活的性子,竟然还有怕人的一天。 而且他怕的人是莫寻烟。 陈十一会心一笑,还是得有个人管着他了。 她转头和一旁的蓝夫人说话。 “我是不是也该要准备一份大礼了。” 蓝夫人附在陈十一耳边,手挡了唇角。 “我之前就说,崔永安永不会做亏本买卖,以后说不得成了,要礼物要得更凶了。” 陈十一点头。 “嗯,你说得对,是该防着他点。” 蓝清河笑着问。 “你们俩在嘀咕什么呢?” 崔永安摊手无奈说道。 “还能嘀咕谁,是我没错了。” 莫寻烟在一旁叹了口气。 “十一,明日,我们就要回西北去了,出来的时日太长了,还有很多学生等着我授课呢。” 西北贫瘠,没有多少人家能支撑孩子去上学堂的开支,莫寻烟自己开了个学堂,也不收束脩,只教他们认点字,也不至于什么都不懂,陈十一听了,便从边关的贸易拨了点银子出来,建了学堂,免了学费。 即便这样,前来读书认字的人还是极为少数,大点的孩子,都是家里重要的劳动力。 人们的偏见与无知是一点一点改变的,生了孩子,不是为了家中多一个能干活的人,毕竟他们也是人,是需要未来和憧憬的。 寻烟姐姐的路任重而道远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