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王孝脑子晕乎乎的,一时还难以置信。 有这么多银子,家里好多难事就能解决了。 刘婉谢过了王易安,就和王孝准备回家了。 刘婉掂了掂背篓里挺沉的纸笔,对王孝抱怨道: “没想到文房四宝这么贵,砚台是一次性的投资,能一直用还好,笔也能反复使用,但象易耗的墨条和纸,咱们可以自己做。” 刘婉算了一下,现在的纸张,差不多一张是后世a4纸的10倍价格还不止,如果全家人都读书看字的话,光是纸张方面的消耗就很大。 但在均教育的理念下,刘婉也不可能说只让某个孩子学习,有的孩子不学习,所以就动了自行动手、节约成本念头。 “娘,造纸?咱村可没人会。还有墨条也没那么容易能做出来。” 王孝大摇其头。 “呵呵,我会去琢磨琢磨,没准真能弄出来。” 刘婉在现代社会特别爱旅游,每年的假期都耗费在了旅游一事上。 她去过许多少数民族地区,那里保留了许多传统手工制品的制作传统,也被当地开发成了旅游项目。 刘婉每到一地,都能学到不少东西。 纸、墨条,她都曾亲眼见过那些传统手工艺人做过,也听过他们讲解步骤和材料。 所以,她要做出来纸和墨条,只要找齐原材料,那就只是时间的问题。 而在这里,时间是最不值钱的。 母子二人走在路上,刘婉看到街边有个小摊,在卖大糖角子,这是一种面食,里面包了棉白糖,炸了之后,糖融化了,趁热咬一口,融化的糖水流出来,又酥又甜,挺好吃的。 刘婉掏钱给自己和王孝一人买了一个,两人边吃着糖角子,边在街上继续逛,看看还要买些什么。 王孝吃得嘴角都有糖渍,道:“真好吃,咱们村有人在山上种了好多甘蔗,如果能做成白糖,可以赚不少钱。 可是他们不懂做,都是把甘蔗直接拿到镇上卖,也不值几个钱,一根甘蔗最多两文钱罢了。” 刘婉点头。 但她觉得糖角子没有自己炸的好吃。因为刚买到糖角子时,她就触发了美食系统的美食任务:甜蜜的炸糖角。 在神不知鬼不觉间,她在免费的练习空间里,掌握了一手油炸糖角子的好技术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