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刘婉看到字写得最好的还是王礼,挺意外的,没想到这小子还有点写字的天赋。 刘婉不由地把注意放在了他的身上。 王礼今年才7岁,过年8岁,如果他有强烈的求知欲,送他去学堂未尝不可。 即便不能考个秀才什么的,也可以做个账房先生之类的,总之做个有学识能识字的人,在这个年代都不会混得太差。 能和社会上有权势地位的人打交道,就必须识文断字,他们家也需要这样的人。 王孝和王敬也不是说不可以,但他们年纪大了,分不出那么多的精力来学习,能学会基本识字就不错了,论培养前途,目前看来只有王礼了。 刘婉打定主意,等孩子们练了一遍又一遍的“人”之后,就让他们学习“天”字。 两个横下面一个人…… 大家手从原来的僵硬如鸡爪,经过快一小时的习练,已经变得稍微灵活一些,虽然还是歪歪扭扭的,但能看出是“天”没错。 刘婉大感欣慰,觉得这些孩子天资还是不错的,只可惜,有的年龄偏大了。 她给每个人留了两页的抄写作业,然后把王怜单独叫到边上,问道: “怜儿,我看你好像对读书习字挺有兴趣的,你想要去镇上学堂读书吗?” “娘,可以吗?” 王礼听了眼睛一亮。 “只要你想,当然可以!” 刘婉断然道。 王礼眼里满是惊喜,但随即又暗淡下来,道: “娘,读书太贵了,我听易安说,在镇上侯龙书院上学,束脩一年就要24两银子,平时一个月也要花费3到5两银子,主要是文房四宝和书的费用,太贵了,咱家负担不起。” “没事,只要你肯学,咱家肯定负担得起的,就怕你不学。” 刘婉大大咧咧地道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