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可以得到郑诚多年积累的人脉资源。 不说郑诚的知己好友都是封官拜相的,就是他自己20年教出来的学生,在朝廷中为官的有之,在全国各地居一州、一府、一县之长的也不少。最没出息的,也能著书立说,用学识讨一碗饭吃。 王礼,原本是个寂寂无名的山村小子,能够入学修贤学府就已经是一种运气了。 他如果能在修贤学府勤恳地学个四、五年,参加科举,中个秀才,基本上是顶天,但也不是特别的难事。 不过,如果进入了雅斋课堂,基本上秀才稳稳的,举人进士还有三成的机率博一博,甚至还可能走得更远。 听到系统这么说,刘婉这才知道,自己费尽心思做的桃花鱼有多么值得的,简直是物超所值! 但在郑诚看来,刘婉做的桃花鱼帮他突破了思想境界上困扰已久的天花板,在身心愉悦的同时,思想境界又获得了莫大的提升,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突破,所以才会这么高兴,愿意把王礼纳入自己的麾下。 刘婉赶紧行了一个礼道: “郑院长,多谢您对礼儿的栽培,刘婉无以回报,从今往后,您的一日三餐我都给您包了。” 郑诚倒是很理智,摆摆手说: “刘大娘,我知道您住在小村子里,每日往来奔波,三餐就不必了,你能给我送个午餐就可以了。” 刘婉没想到郑诚如此大儒,还是个这么讲理的人,懂得体察小老百姓的生活不易,更加感动,道: “目下的确是天天往返村里和镇上,比较麻烦,但没关系,我的第三家小店正在筹划中。 这是家小炒店,等这家店开张,一日三餐我都给您包下了。” 郑诚一听,便点头说:“可!” 郑诚对美食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,他有时候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饕餮转世,才对吃有这样的执念。 若别人送他金钱、美女,他都会毫不犹豫拒绝,但是刘婉说要提供美食,他根本就无力抗拒,索性以“美食”入道,也屡有收获。 而这次吃到刘婉做的桃花鱼,是他突破思想境界最爽利的一次,颇有痛快淋漓之感。 双方皆大欢喜。 郑诚也不会白吃刘婉的,他主动提出来,以后学府就取消王礼的学费,以抵刘婉的美食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