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刘婉说的都是真话,很实诚,所以大家也没有觉得她很夸张。 “姑姑,真没想到,你不光菜炒得好,还能做糕饼。”刘明一脸羡慕地道,“王敬哥他们有口福了。” “呵呵,因为开了糕饼铺,镇里成立了糕饼协会,他们都推我做会长。” 这是真实存在的事情,刘婉也不用自谦。 既然是回了娘家,当年出走得那么不光荣,为了不辜负亲爹亲娘这么多年来的惦念,刘婉也得说说自己的成就,让爹娘脸上有光。 虽然爹娘也从不指望靠她来争光,但做儿女的总是有这份心思: 爹娘都惦着我,我也不能丢爹娘的脸。 话说到这,刘婉倒是有点明白方才王敬的心情了,王敬不想去工部,又难受,不就是提着这股劲吗? 当然,说起来自己和王敬的情况又有些不同,像她这种状态,回到娘家,必须建立正面的形象,免得日后让侄子、侄女们在婚嫁的时候被人问起家事,会不知应对,成为他们的困扰。 别说是这种年代,就算是现代社会,在谈婚论嫁时,亲人里有人品行不端的,都会被相亲的另一方挑刺。 刘婉当然不觉得原主自由恋爱,为爱情出走是品行不端。 因为原主又没有朝三暮四,勾引别的男人。 只是如今社会判断的标准就是这样,她也改变不了,既是如此,就努力树立一些正面的形象吧。 果然,老夫人最喜欢听刘婉讲这些事,津津有味地道: “婉婉,你一个女子,竟然还能做人家的会长?那些男子是怎么想的?他们会真心服你吗?” “当然服我,是他们推举我的,否则我还不想做呢!” 刘婉于是又说起自己当会长的契机来。 原来,这个会长也不是天上平白无故掉下来的,是她解决了糕饼铺的危机,得到了糕饼铺老板们的一致认可,才能够被推举上的。 “如此甚好,这些年来不见,没想到你还能自己折腾出一番天地。” 老夫人大感欣慰。 “姑姑,你说你做的糕饼好吃,当地的人都爱吃,那有五泉斋的糕饼好吃吗?” 这时,有个十一、二岁的侄女,童言无忌地问道。 刘婉当然认得她是老三的第五个女儿,年纪尚小,童言无忌,直接就问了。 五泉斋是京城最有名的糕饼铺,是京城里的人公认好吃的,它家做出来的糕饼也是一上架就被销售一空。 所以小姑娘有此疑问也是正常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