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陛下,我朝从开国以来,快二十年了,国家和个人的积贮还少得令人痛心。错过季节不下雨,百姓就将忧虑不安 ^0^,年景不好,百姓纳不了税,朝廷就要出卖爵位,百姓就要出卖儿女。” “积贮,是国家的命脉。如果粮食多财力充裕,干什么事情会做不成?凭借它去进攻就能攻取,凭借它去防守就能巩固,凭借它去作战就能战胜。使敌对的人归降,使远方的人顺附,招谁而不来呢?” “昔日秦赵两国长平之战为何秦国能赢,不单单是双方将领的原因,还有粮食的原因。秦国“重 农抑商”政策让粮食储备足够扎实。反观赵国,实行的是商农并重,国家粮食储备不多,根本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消耗。”贾谊劝说道。 “朕明白了,两位博士说的很很正确,商农并重的政策确实不适用于现在,朕会继续坚持重农抑商的国策。”刘襄沉声说道。 一语点醒梦中人,贾谊和晁错的话,让刘襄明白现在的大汉根本没办法坚持农商并重。 他之前只是齐王,只需要发展好齐国经济,而他现在是大汉皇帝,需要让整个大汉富裕起来。 他在齐国实行农商并重政策,因为齐国是大汉的一部分,就算齐国百姓大量从商, 也看不出弊病来,朝廷总不可能对自家诸侯国进行粮食封锁。 现在丝绸之路还没有开辟,南方也没有得到深度开发,大汉的粮食问题只能靠自己。目前大汉的人口还在恢复中,实行重农抑商,积攒粮食才是正道啊! 想到这里刘襄一阵后怕,他险些让这个年轻的帝国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,幸好及时被贾谊和晁错点醒了。 商人可是属于不稳定因素,说不定到时候把商人养肥了,还会反咬大汉一口。 正如明末,以晋商为首的商人群体就给当时的后金偷运粮食,兵器,泄露明朝军情,加速了明朝的灭亡。 这时候实行农商并重措施,说不定大汉到时候也出现了大商人与匈奴相互勾结的事情,农夫与蛇的故事发生在大汉,刘襄就欲哭无泪了。 有时候穿越者总会把自己原来时空的世界观带过来,却没有考虑自己所处的时代是否可行。 亲,本章已完,祝您阅读愉快!^0^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