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陛下,臣方才听卫尉与御史大夫辩论,对于戍边之事,颇有几分想法,不知能否赐予臣笔墨,让臣将腹中谋略写出?”晁错躬身一鞠道。 “北宫。”刘襄对着一旁的北宫伯子淡淡说道。 “是。” 北宫伯子立马指挥宦官为晁错搬来案几,磨好墨汁,备上毛笔和纸张。 众人围观着晁错挥笔,只见晁错在纸上写下“河朔戍边疏大字,随后洋洋洒洒的挥洒起文采来。 “陛下幸募民相徙,以实塞下,使屯戍之事益省,输将之费益寡,甚大惠也。” “……种树畜长,室屋完安,此所以使民乐其处,而有长居之心也。……” “予冬夏衣,廪食,能自给而止。郡县之民得买其爵,以自增至卿。…愚臣亡识,唯陛下财。(本章未完!) 第三百一十七章 割韭菜选手准备就绪 察。” 晁错的这篇《河朔戍边疏》将历史上自己的《守边劝农疏》和《募民实塞疏》两篇奏疏结合了河朔情况。 分析了秦王朝戍边政策的失误,分析了匈奴民族活动的特点。提出了徙民实边的主张。对安置移民生活提出了具体的措施。 _o_m 要学习古代的方法,将移民按军事建制严格地组织起来。 “晁错大夫这篇奏疏写的真是好啊!如此以来河朔所耗费的军力民力大为减轻啊!大大减轻了朝廷的边防负担啊!老夫自愧不如啊!”张苍不禁感慨道。 其余人看了也是连连称赞,申屠嘉也是无话可说,许文对于晁错的仗义相助,十分的感动。 刘襄翻看着晁错的奏疏,不由的心中嘀咕起来,这不就是生产建设兵团嘛!寓兵于民,自给自足,政策支持嘛! “嗯,许文和晁错的建议,朕以为可行。但在晁错的提议上再加上一条,允许对匈奴作战的将士凭借自己的军功在河朔之地换取土地,至于耕地还是放牧,全凭己愿。”刘襄沉声说道。 秦朝的军功爵制赏赐土地,是因为当时六国还有大片的空地可供选择。而大汉统一天下后,天下土地给百姓一分配,基本上就没有多余土地用来奖励军功将士了。 而河朔之地土地肥沃,既适合游牧民族放牧,还适合农耕民族种地,完全可以将其中的一部分用来奖励将士,培养一批边塞型军功贵族戍边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