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汉特色经济模式-《汉威天下之刘襄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但是后来李四和张三两家就在一起商量,种粮是李四比张三强,织布却是张三的强项,于是这两个农户就进行了分工:李四专门种粮,张三专门织布。结果一年下来,在同样的环境下却有了更多的粮食和布匹。”

    “如今我大汉有的地方擅长耕地种粮,有的地方擅长制造铁器,有的地方擅长织布。然而每户百姓却都需要布帛做衣服,铁器做农具,粮食来吃饭。若是什么都依赖本地,无疑是一种资源的浪费。”

    “商贾恰恰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,他们奔走四方,可以使得所有地区、所有人都发挥出自己的长处来。朝廷只要。(本章未完!)

    第三百二十七章 大汉特色经济模式

    对市场和粮价进行保护,就可使得我大汉更加繁荣。”许文面带笑容的看着申屠嘉说道,好似夫子给弟子讲课一般。

    “左丞相见解独到,嘉钦佩!”申屠嘉一时找不出许文话语的漏洞,拱手说道。心中暗暗记恨着许文。

    两人因为当初是否修筑朔方城一事结下梁子,而后许文直接从九卿升迁左丞相、身为御史大夫的申屠嘉却没有替补左丞相之位,使得两人关系更是势同水火。

    “众位爱卿对此事还有异议吗?”刘襄开口问道。

    “臣等无异议。”

    其他几个公卿大臣里面最博学的张苍现在是个和事佬,剩下的几个人也被许文的话说的一愣一愣的,自然没人有异议。

    “既然无异议,今日的会就开到这里吧!下去都好好准备一下,看看哪些行业需要由朝廷把控,哪些行业要高税,哪些行业需要扶持。朕给此政策命名为‘以大汉官府经济为主体,各种商贾自由竞争"经济制度。”

    “届时商贾至长安后,由尔等公卿大臣与商贾讨论此政策的细节之处,讨论如何实现国强民富,如何使我大汉更上一层楼。朕不偏袒尔等任何一方,一切以大汉利益最大化为标准。”刘襄沉声道。

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群臣躬身一礼缓缓退出了温室殿,都开始考虑到时候要怎么和商贾辩论。

    刘襄思来想去觉得还是“以大汉官府经济为主体,各种商贾自由竞争”的经济制度最适合当下农业处于瓶颈的大汉,能够最好的延长汉帝国的寿命,帮助大汉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