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大伙听到这话,心下各自感动不已,更是不愿穆栩前去冒险,比方才劝说的力度更大。 朱武也适时出主意道,“寨主,要不然我等效彷智伯攻赵襄子旧事?” 穆栩闻言,想都未想就断然拒绝道,“此事万万不可,太原城中有百姓不下三十万,这些人皆是我等同胞,若放汾水灌城,日后天下人如何看我?” 朱武面皮一紧,赶忙向穆栩请罪道,“小可知罪,请寨主责罚!” 穆栩先一把扶起朱武,然后用前所未有的严厉神情看向众人,口中郑重说道, “我希望大家都要记住!我等皆是华夏子民,生于斯长于斯,不到万不得已,不可为了一时之利,去残害吾民。那样的话,与彼等异族蛮夷有何区别?若是日后被我发现,有人胆敢行此等事,休怪我不念旧情!” 众人皆是一震,异口同声应了下来。 穆栩见此,方才满意的点点头,嘴里又道,“大家也不用再劝,以我的本事,天下能伤我的人,还没出生呢!这一座太原城,我今日非亲手取下来不可。” 面对这样的穆栩,大家一时之间也毫无办法。恰在此时,呼延灼突然出声说道,“寨主,或许我有办法,可不费一兵一卒取下此城。” “哦,兄弟有何良策,可快快讲来?”穆栩这下是真吃惊了,忙追问道。 呼延灼红着脸,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,“大家都知道,我呼延家祖籍就在这河东。族中有一长辈,名曰呼延庆,他年龄虽不到三十,但辈分却大,乃是我的叔祖。 且据我所知,他与那守城的孙翊是莫逆之交,或许可请他来劝降孙翊。” 穆栩自是知道呼延庆,此人在后世的评书里大大有名,他小时候在收音机还听过,呼延庆上坟、呼延庆打擂等故事。 不过与评书上有所不同的是,正史里呼延庆的经历并没有那般传奇,他也并非生活在仁宗年间,与包拯等人没什么交集。他真正活跃的时间段,正是在宋徽宗赵佶年间。 据后世史书记载,呼延庆曾任登州平海军指挥史,因其善外国语,又辩才一流,所以多次出使金国,商议联金攻辽之事。 穆栩一边在脑海回想呼延庆的平生,一边听呼延灼继续说道,“我入伙梁山之后,曾与庆叔祖通过书信,听说他如今人在东京,在等候枢密院任用,或可着人快马加鞭,去请他前来做个说客。” 听到此处,穆栩有些失望的摇头道,“办法倒是好办法,只是这一来一回太过耗时。若刚到太原时,就去请令叔祖来还差不多。” 话说到这里,他见呼延灼神情有些讪讪,顿时明白了其为何先前不提此事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