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却说穆栩为何不担心宋朝长久占据幽州,道理其实很是简单。 就凭如今宋军的战斗力来说,他们连日薄西山的辽国都敌不过,更何况去了辽国,还有个更加强悍的金国在虎视眈眈。 虽说从原本历史上,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来看,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本来并无背盟之意,实在是宋朝太过不争气,才给了金人发难的借口。 但归根到底,还是宋军在北伐过程中,表现的太过不堪一击,以至于让金国发现了宋朝的虚有其表。这就好比小儿抱金行于闹市,不引人觊觎那就活见鬼了。 再加上赵佶君臣心里又没有逼数,作出种种令人啼笑皆非之举,就像私自违约纳降张觉一事,这才给了金人南下的借口。 所以,穆栩压根就不怕宋朝占有幽州等地。对他而言,宋朝可比辽、金两国好对付多了。 而且与宋朝合盟攻打幽蓟,对穆栩好处颇多。 一者,可以替他分担压力,解了穆栩如今兵力不足的困境。还可缓和下双方矛盾,使南线不受宋兵袭扰。让他有充足的时间,来稳定云州等地局面,勤休内政,招兵买马。 二者,可以让全天下汉人看看,宋朝到底有多么不堪。而他则可借收复幽云的大义来收揽民心,为以后南下攻宋减少阻力。 越想越觉得此事大有可为之处,穆栩当下便道,“军师这个主意不错,只是在谈判中,必须事先说好,双方各出多少兵马,彼此攻打何处。” 许贯忠认可了此话,还不忘提醒穆栩,“若将两家放于在平等的地位上,宋朝君臣只怕是不会情愿,而且他们未必愿意,与我等分享幽蓟之地。” 穆栩听到这话笑了,说道,“前番我曾许诺,会归顺赵宋,有折家待遇便可。今日我改了主意,我只愿称臣,还要依宋初钱王旧例。” 许贯忠听得目瞪口呆,不知穆栩为何给出这般苛刻条件,正要开口劝说,就听穆栩又道, “只要赵宋天子答应我的要求,我可以在别的地方让步。比如可以承诺,让宋朝先攻幽州,咱们出兵妫州和居庸关,在北方替他们牵制辽人主力。 当然,这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,那就是只有一年时间,若在此期间,大宋攻不下幽州,那就怪不得我自去取了。” 许贯忠见穆栩如此成竹在胸,有些不解道,“寨主为何会这般笃定,大宋一年之内取不来幽州?” 穆栩自是不好明言,这是他从史书上得出的结论,只得托词道,“军师莫非忘了,等咱们和宋廷达成盟约之日,辽金之战已然结束。 到了那时,想来辽国会有足够的兵马来支援幽州。这样一来的话,即使有我等在北线牵制辽军主力,但宋军也未必就能敌的过辽军。” 许贯忠不由点了点头,觉得有些道理,他以为穆栩此举,乃是为了借宋朝消耗辽国兵力。 却怎么都想不到,辽主此次亲征会败的多惨,随后这一两年里,金国攻势有多么凶勐,辽人的精力会被关外中京等地吸引,完全顾不上南京。 许贯忠更不会想到,宋军在童贯的指挥下,会有多么无能,十来万大军竟败于耶律大石一万余人手上。 至于说会不会出现蝴蝶效应,使得童贯和宋军的表现,与正史大不相同,那则大可不必担心。 因为有些事情的发生,并不以人力为转移。在原来的历史上,宋朝有金国这个合作对象,都将仗打成那个鸟样。 而今日有穆栩在云州做了示范,只会让自诩上国的大宋君臣,更加轻视辽国,说不得他们会败的比历史上更加惨烈。 “那寨主打算派谁人出使?” 面对这个问题,穆栩也有些挠头,按理说此事派许贯忠去最为适合。但如今新得几州之地尚未捂热,正是缺少人手治理的时候,此时万不能放许贯忠离去。 许贯忠看出了穆栩的为难,当即笑着说道,“寨主怎得忘了乐和兄弟,他现下人就在太原,由他出马不是再适合不过吗?” 穆栩拍了下额头道,“瞧我这记性,如何将他忘了!好,我即刻修书一封,差他走一遭开封府?” 接着,两人又商议了一番征伐儒州之事。由穆栩拍板,启用孙翊为主将,折彦文为先锋,让二人负责此次战事,也算是对他们的考验。 ……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