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说着,他就把宋江的样貌特征仔细形容了一遍,叮嘱张三一旦有了消息,速速前来禀报。 张三见穆栩说的郑重,急忙满口答应,接着便要告辞离开,只是方走出两步,他又停下脚步,向穆栩汇报了另一件事情。 “瞧小人这记性,险些将这事忘了。小人于半个月之前,曾回旧宅去取东西时,路过大相国寺菜园,遇到一个小娘子在打听寨主消息。” 穆栩闻言一怔,好半天才道,“她生的是何模样?” 张三答道,“寨主见谅,那小娘子面有轻纱遮挡,再加上身边跟随着不少护卫和侍女,小人近不得身,因此实在看不到真容。” 听了张三的描述,穆栩不知为何,脑海里就浮现出一张怯生生的俏脸,手也不自觉的伸到怀里,掏出一块价值不菲的玉佩来。 穆栩将玉佩拿在手上把玩半晌,待发现张三还在等候他的指令后,才道,“行了,此事你不用多管,办好方才交代你的事情即可。” …… 转眼之间,穆栩来到东京已经超过五日。 而就在穆栩到京次日,就有一帮太学生聚集在应国公府大门之外,叫嚣着要找穆栩本人问个明白,问他是不是要做当世黄巢。 按照常理来说,京城出现这种大事,本该有开封府或是太学派人出面,来制止这些人胡闹下去。但不知怎的,这两个衙门却像对这件事一无所知似的,对彼等放任自流。 如此一来,就更加助长了那些太学生气焰。他们先时只是堵门,逼的应国公府上下人等,出入都只能走后门。 事情发展到第五日,这些人竟堂而皇之的冲击府上大门,大有一拥而入的架势,吓得门口侍卫赶紧将大门禁闭,派人立即通传给穆栩。 穆栩当然知道府外发生了何事,他原本想着随那些人去闹便是。他只要不去理会,过上几日,等他们闹够了,自然就会主动散去。 只是让他没有料到的是,这个幕后之人,竟然没完没了起来,非要逼他本人出面不可。 穆栩其实早就想明白了,不管这件事是谁在背后策划,目的说来很简单,那就是想借此搞臭他的名声。 可此人却太过小看穆栩,也根本就不明白,在穆栩的心里,这些书生连个屁用都没有,大部分人都是些欺软怕硬之徒罢了。 要不然在历史上,当金人、蒙古人、满洲人轮番入主中原的时候,怎么不见这些读书人出来抗议,怎么他们不去向那些蛮夷之辈问个清楚? 面对异族的屠刀,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,不照样老老实实服从统治,选择当一个朔民。甚至有的人还费尽心思、巧立名目去给蛮夷洗白,就只为得讨得一官半职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