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太子自幼在军中长大,但既没有继承父皇的骁勇,也没有继承父皇的深谋。 可是,成王宪圣,成“成康之治”,明帝清明,造“明章之治”。 同样,太子具备的是沉着冷静、仁德谦恭,不出意外,恰与成王、明帝一般,将是守业的不二人选。 正因如此,虽然棋输一着,但太子这个风度翩翩的少年,他不会“怒不可遏”,尽管还是把那惹事的裹帘,甩在了李晋的脸上。 李晋没有太子的出身背景,自然也不具备太子的政治韬略,不懂太子到玄医局的大智慧,只当是他捉了“家贼”,要拿自己问罪。 比起死,李晋更加在意的是公孙荧为何要陷害自己,而且居然毫不避讳,几乎用了“阳谋”的方式,实在是羞辱。 如果要自己死,那昨日在城西民宅中,又何必从崔瞳的陷阱中救自己?又何必急匆匆去“千金裘”与难缠的马灵对峙? 如果只是自己那一声“媳妇儿”轻佻,要教训一番,那这手段未免也太毒辣了些,私通天理军,夜盗玄医局,公孙荧就有把握自己能够破局? “李御察,你是嫌武机印给的太慢了么?”太子怕丢人,只唤了杜冲作陪,在他看来,武机局的人,包括徐戎、刘刈,甚至康严,都是外人。 杜冲看了看情况,也大差不差,知道了个大概。 “殿下,真不是我,不管我事啊。”李晋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,能不能活命,就看这一刻了。 “李晋,八处听翁,你知道地点。” “知道。” “执红卫夜晚巡逻,你知道规律。” “知道。” “绿矾油丝线,你知道方位。” “知道。” “那除了你,还能有谁能躲过这所有的警戒?” “这……”是啊,除了自己,还有谁?其他都还好说,这绿矾油丝线的位置,太子殿下特意交代不要告诉别人,如果没有第二个人能躲过这所有的警戒,那昨夜是不是自己去的,还真不重要了。 黄泥巴掉到裤裆里,不是屎也是屎,这个问题,把李晋逼上了绝路。 真是吃饱了撑的去献计挂什么绿矾油机关,看把你能的!躺着不好吗? 第(1/3)页